- 日常检查
- 温度传感器检查:每天检查温度传感器的显示数据是否正常。可以通过观察温度显示仪表或者监控系统的数据记录来进行判断。如果发现温度读数异常波动或者与实际体感温度明显不符,可能是传感器故障。传感器探头应保持清洁,避免被灰尘、冰霜等覆盖影响其感温精度。
- 控制设备外观检查:查看温控器、PLC 控制器或者智能温度控制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迹象,如外壳破裂、按键失灵等。同时检查设备的连接线路是否松动、破损,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。
- 制冷设备运行状态检查:由于温度控制系统与制冷设备紧密相连,需要同时检查制冷设备的运行情况。包括压缩机的运转声音是否正常、有无异常振动,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表面是否有结霜过多或者堵塞的情况等。
- 定期清洁
- 控制设备清洁:对于温控器、PLC 控制柜等设备,应定期(每月至少一次)使用干净、干燥的软布或毛刷进行清洁,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。灰尘积累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性能和电气性能,导致温度控制出现偏差。在清洁过程中,要注意避免水分进入设备内部。
- 传感器清洁: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也需要定期清洁。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,每季度或半年清洁一次。如果冷库内有较多的药品粉尘或者其他杂质,清洁频率应适当提高。清洁时要小心操作,防止损坏传感器。
- 校准和精度测试
- 定期校准:温度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是关键,因此需要定期(每年至少一次)对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设备进行校准。校准工作最好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专业的校准仪器来进行。在校准过程中,将标准温度计与冷库内的温度传感器放在同一位置,对比两者的读数,并根据差异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调整。
- 精度测试:除了校准,还可以定期进行精度测试。在冷库内不同位置放置经过校准的高精度温度计,与温度控制系统的读数进行对比,检查各个位置的温度控制精度是否符合要求。如果发现精度偏差超过规定范围,需要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和调整,可能包括调整传感器位置、更换老化的传感器或者修正控制算法等。
- 软件和程序维护
- 系统更新:对于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和 PLC 控制系统,要关注软件和程序的更新。制造商可能会发布新的版本来修复漏洞、提高性能或者增加新功能。及时更新软件可以保证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在更新软件之前,要备份好系统的重要数据,防止数据丢失。
- 程序备份和检查:定期备份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,包括 PLC 的编程代码和智能控制系统的配置参数等。同时,定期检查程序逻辑是否正确,特别是在对系统进行了修改或者出现故障后,要仔细检查程序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。
- 备份系统检查
- 备用设备测试:为了防止主温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影响冷库正常运行,许多医药冷库都配备了备用的温度控制系统或者手动控制装置。要定期(每半年一次)对备用系统进行测试,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启动并控制温度。
- 应急预案演练: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,包括当温度控制系统故障时如何切换到备用系统、如何手动调节制冷设备等内容。并且要定期进行演练,让操作人员熟悉应急操作流程,确保在实际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、正确地采取措施。
- 环境监测和改善
- 温湿度监测:除了温度控制本身,还要关注冷库内的湿度环境。过高的湿度可能会导致设备受潮、结露,影响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。在冷库内安装湿度传感器,与温度控制系统协同工作,当湿度超出正常范围时,及时采取除湿措施。
- 环境改善措施:保持冷库内的良好通风,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或者过低。对于通风设备,也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同时,注意冷库的隔热性能,定期检查保温材料是否有损坏或者老化的情况,避免外界热量过多地传入冷库,增加温度控制系统的负担。